爱百科知识库 > > 流行语 > 羡慕嫉妒恨是什么意思

羡慕嫉妒恨是什么意思

来源:https://www.azjg.com 时间:2024-08-0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羡慕嫉妒恨是什么意思

“羡慕嫉妒恨”这是今年流行于港台的一串词,仔细品味还是相当地绝妙,人因不满情绪的递增而强烈到差不多不能自持。“羡慕嫉妒恨”,不能把它分开,不要写成“羡慕、嫉妒、恨”,那将会削弱它的表达效果,甚而使之韵味尽失。“羡慕嫉妒恨”是一种修辞。而且,“羡慕嫉妒恨”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嫉妒,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

嫉妒从羡慕来。羡慕是看到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希望自己也有;嫉妒则是看到别人拥有这些东西,情绪抵触,心生恨意,你越是“向阳石榴红似火”,他越是“背阴李子酸透心”。日本的阿部次郎在《人格主义》中讲道:“什么是嫉妒?那就是对于别人的价值伴随着憎恶的羡慕。”歌德讲得更透彻:“憎恨是积极的不快,嫉妒是消极的不快。所以嫉妒很容易转化为憎恨,就不足为奇了。”羡慕——嫉妒——恨,正好画出了嫉妒的生长轨迹,始于羡慕终于恨。羡慕只是嫉妒的表层,恨才是嫉妒的核心。

那么,恨什么呢?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把“嫉”和“妒”作了区分,如王逸为《离骚》“各兴心而嫉妬”作注:“害贤曰嫉,害色曰妬。”。译成现代文,“嫉”大概相当于“红眼病”,侧重点在才能和仕途;“妒”大约相当于“吃醋”,侧重点是性和情爱。撮其要旨,一“贤”一“色”,男才女貌,是最易招致忌恨的。

其实,嫉妒是人的一种本能。谁没有嫉妒过别人?只是每个人的嫉妒心之强弱不同罢了。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微妒”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似乎并非什么坏事。所谓“微妒”,犹如菜肴中起调味作用的佐料,而佐料终究不能当饭吃。如果一个人的嫉妒心过于强烈,“中夜恨火来,焚烧九回肠”,整日里痛苦着别人的幸福,幸福着别人的痛苦,长之以往,人何以堪!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而近距离却产生嫉妒。《世说新语》里有“妒前无亲”一语,我觉得“妒前”(痛恨站在自己前面、超过自己的人)这个词儿特别精妙传神。培根说过:“人可以容忍一个陌生人的发迹,但绝不能忍受一个身边人的上升。”而人一旦暗生嫉妒,看人的眼光立马就“独到”了,量人的尺度也分外地“严格”了。他会凝神屏息地等待着你出点情况,甚而处心积虑为你设计制造一些情况。

写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小人。何谓小人?唐太宗说得最简明: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前不久,从网上读到一篇谈小人与嫉妒的杂文,文后有一个跟帖反问:“费无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你能说他嫉妒吗?”费无忌当然是一个小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嫉妒狂,有史实为证。嫉妒且狂,是小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圣经》称嫉妒为“凶眼”。小人不仅有“凶眼”,而且还会充当“凶手”。因为一般的嫉妒,只是停留在心理层面上的“忌恨”,对别人并不造成伤害;而小人则会在“忌恨”之后采取一系列“后续手段”,用毁谤、打击甚而戕害他人的卑鄙手法来增加自己的相对高度,以达到其目的。

“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换言之,恨源于爱,嫉妒源于不如人。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

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此其时也,不要恨人家够猛够强,要恨就恨自己顽铁不成精钢,化嫉妒为力量,自觉地把“恨”转化为“狠”,下苦用力,自强不息,使自己真正有点长进才是。

二、奇的读音及字意

1. 奇 [qí]2. 奇 [jī]

奇 [qí]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巧。~耻大辱。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兵。~计。~袭。出~制胜。

惊异,引以为奇:~怪。惊~。不足为~。

奇 [jī]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零数:~零(不满整数的数)。~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如“八分~~”即八分多一点)。

三、哥特式和非主流的区别??

非主流的意义则在于对主流的背离与疏远。如非主流传统文化对主流传统文化的背离,主流传统文化在古代是指被奉为官方形态的文化,而非主流传统文化则是一种隐文化或山林文化。相比于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家主流精神,遁世精神就是一种非主流,比如:陶渊明躬耕陇上,悠游自在,吟诗作赋;道教主张清净无为,修身养性,炼丹成仙;佛教主张清心寡欲,一切皆空,与世无争,等等。相比于有着严肃的精神主旨的主流的文学创作,卫慧、棉棉等人的身体写作弥漫着颓废、小资的气息,追求肉体的欲望和反叛传统的价值与道德观,也可称之为非主流创作。相比于主流的影视作品,“恶搞”即为一种非主流的娱乐审美方式,没有太多恶意,但含有搞笑、夸张、颠覆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一种以“戏仿”为主要行为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 “非主流”原为中性词,本是相对于“主流”而言,指与主流的背离,不跟随大众的文化价值观,另类、张扬,代表了一种有内在独特思想的个人姿态。只是今天的非主流失却了这一层意义,更多的与“90后”人群的行为举止、心理体验、审美倾向相联系。追求“非主流”的“90后”大多数使非主流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成为了主流。对比于“80后”、“70后”等更多的主流成人世界,非主流是名副其实的孤岛群体。即使主流世界以宽容的姿态去理解他们,非主流的价值观、审美观也不被绝大多数的主流世界认可和接受。 非主流的存在与网络密不可分,网络培养了非主流,而随着非主流的盛行,非主流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滋长起来。非主流网站集中体现了非主流的审美倾向,大多以QQ空间模板、QQ空间代码、手机壁纸、非主流图片、火星文、非主流音乐、非主流资讯等信息为建站素材,内容充分体现了个性、另类、非大众化。这些网站的盛行加快了非主流势力的扩大与独立。 二、审美阐释 (一)审美主题 1.视像 非主流人群的一大特点是注重外表。特立独行,另类,有个性是大部分非主流的审美标准,在装扮这一点上他们体现出的这种审美倾向最为深刻。通常是爆炸头、烟熏妆,穿耳洞、纹身、破烂而颜色鲜艳的衣服、松松垮垮的牛仔裤、五彩筒袜,足蹬NIKE或CONVERSE板鞋,身上、背包上挂满饰品,无所谓的行走姿态,目光游离而冷漠。 非主流人群喜欢自拍,而且道具多是手机、摄像头,方便随时随地自拍。大部分的非主流自拍照都是向下45度方向的脸部特写,或痴迷、颓废的表情,招牌动作是瞪眼、嘟嘴、剪刀手,部分用头发挡上半边脸。最后把照片PS弄出烟熏妆效果,浓重的眼影,夸张的腮红,或者把脸弄得一边惨白一边黑暗,效果很卡通,感觉阴郁而诡异。这种自拍照遍布网络和“90后”的QQ空间。QQ空间是“90后”一大乐此不疲的项目,无一例外地花哨,充斥着代码,唯美的装饰图案飘来晃去。“90后”痴迷于绚丽的颜色,将空间布置得另类而富有创意。 网络上流行的非主流图片与自拍美女的恶俗不同,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非主流既崇拜欧洲繁复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也欣赏洛可可式的精致明丽。非主流图片正是糅合了这两种元素,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效果。常见的审美意象有气球、棒棒糖、摩天轮、延伸的铁轨、大片的云朵、公园的长椅、遍野的薰衣草……公路上两个牵手的背影,远处是渐渐沉坠的夕阳;穿碎布裙、涂黑色指甲的女孩靠在斑驳的墙边,脚下鲜红的油漆从破桶漏出溢了满地……通常图片的色彩平衡都是经过特别处理编排的,常常使用调暗画面的光源,LOMO效果,正片负冲,黑白效果,6像素模糊,柔光,溶图,笔刷,错落不一字体各异的文字以及特殊角度等等来制造画面效果,力求使图片从构图到色彩再到排版都带有某种心

最近更新

流行语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