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百科知识库 > > 育儿百科 > 童话的定义和特点????????????

童话的定义和特点????????????

来源:https://www.azjg.com 时间:2024-06-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童话的定义和特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辞海》)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儿童文学辞典))

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有时互有联系。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以此类推,其它也是如此。

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大概念的“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 (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两类。而平时所说的“童话”则默认为“文学童话”。

二、新华书店儿童 百科全书买4套百科送1套每套要120元一次要买4套每套便宜多少元

120元/套X5-120元/套X4=120元

120元÷4=30元

三、新华书店运来巜儿童百科全书》400本,每20本装一包,卖出了15包,还剩多少包?

400/20-15=5

新华书店运来巜儿童百科全书》400本,每20本装一包,卖出了15包,还剩5包。

四、教育评价的发展

自19世纪中叶起到本世纪30年代的八十多年,为教育评价的第一个时期──心理测验时期,教育测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考试的定量化、客观化与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测量。然而,当时的考试与测验只要求学生记诵教材的知识内容,较为片面。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二个时期──目标中心时期,泰勒(Tyler,R)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education evaluation)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诞生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一般人们都把泰勒称为教育评价之父。6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三个时期──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由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文(Scriven,M.)、斯塔克(Stake,R.E.)和开洛洛(Kellogg,T.E.)等人对教育评价理论作出巨大的贡献。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发展到第四个时期──结果认同时期。这一时期在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总之,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因此,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20世纪30年代以来兴起的现代教育评价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点:

1. 评价目的转变。早期的教育评价主要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则更注重“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即由重视鉴定转向更加重视改进教与学,以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目标;

2. 评价对象的扩展。早期教育评价对象主要是教学领域,集中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定上,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计划和课程编制的优劣得失作出判断,现代教育评价的对象扩展到了所有教育领域,宏观和微观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皆可作为评价对象;

3. 评价结果形式的革新。早期教育评价既重视以数量的形式表示评价结果,也重视用语言描述的形式表示评价结果,还重视以数量和描述相结合的形式表示评价结果;

4. 强调评价对象的参与。早期教育评价把评价对象看作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则把评价对象看作是评价的主体,强调评价对象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并引导评价对象参与从指定评价方案到取得评价结果的全过程上,强调评价对象对评价结果的认同。

关于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阶段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主编利维对教育评价的历史进行了大跨度的审视,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后现代时期。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在1984年出版了名为《第四代教育评价》的专著,其中提出了第四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构架、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此理论提出之前,教育评价已经经历了三种理论形态,他们称之为“前三代教育评价理论”。其划分标准也基本上代表了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第一次评价理论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测验时期,测验的结果只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特征。第二代评价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随着“八年研究”而兴起的,以泰勒模式为代表,其特点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程度,是以“描述”为标志的评价时代;第三代评价理论发端于195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并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其特点不仅限于描述,而且对教育教学方法方案的优点和价值进行判断。到了第四代评价理论,按古巴和林肯的认识,前三代评价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往往把评价对象及其他一切有关的人都排除在外,这样容易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形成紧张对立的关系;二是忽视了其他价值体系在评价中的作用,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文化造成的“价值差异”,评价中采用“科学方法”,从而造成对背景因素重视不够、评价过程缺乏灵活性以及忽视定性评价方法的不足。第四代评价理论针对传统评价理论中的不足,更加重视评价中对不同价值体系存在的差异进行协调,并视之为评价工作的关键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评价结果并不依赖于其客观实际情况相同程度如何,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有参与评价者的意见一致性程度如何。人们认为第四代评价理论比以前任何一种都将更切合实际。

最近更新

育儿百科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