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百科知识库 > > 育儿百科 > 有哪些育儿经验可以分享?

有哪些育儿经验可以分享?

来源:https://www.azjg.com 时间:2024-07-29 编辑:admin 手机版

有哪些育儿经验可以分享?

儿童口的敏感期是0到1岁的期间,主要是0到8个月左右儿童能准确的使用口。儿童不仅仅用口来吃东西而且用口能捕捉到所有认识到的事物。我们把这个关键时期作为儿童口的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作,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这是因为幼儿具有自然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感官敏感期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三-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动作敏感期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我的、我就要、我不”、“重来一次”、“我说了算”、“按我说的做、按我想的做”,这是三四岁宝宝常见的表现,这一时期的孩子显得蛮不讲理,特别任性,一旦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大发脾气、扔东西、打人,哭闹不止,让人难以适从,特别考验父母的耐性。其实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表示他进入“执拗敏感期”了。 什么是“执拗敏感期”?执拗敏感期,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幼儿叛逆期。一生中有两个叛逆期,一个在幼儿时期,大约3岁到4岁之间,个别会提前或延长一点,另一个则是青春期。相比青春期,幼儿叛逆期相对少受到关注,其实这一时期孩子的成长、教育也非常关键,若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育。 关于执拗敏感期的成因。三岁左右的孩子,其实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秩序感,并期待世界按照这种秩序感运行,就如同他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定的办事程序般,认为事情只能按照他的设想发生,如果有人打破他的设想,他就会无所适从,以发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通常执拗敏感期是伴随着秩序敏感期出现的,而且往往与完美敏感期联袂而来,事事要求完美,按着他的程序走,如若不行,就哭闹不止,直到事情必须重来一次,“战争”才停止。 其实执拗敏感期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也不是什么坏事,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孩子独立意识强烈凸显的一个阶段,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逐步分化、不断加强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作为家长,只要小心地呵护着宝宝,处理得当,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这一敏感期。执拗敏感期的应对策略 知道了执拗敏感期与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密切相关,是孩子的必经阶段,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作为家长,我们就要端正态度,坦然接受,在孩子“蛮不讲理”之时,我们就要忍耐,理解他们的痛苦,耐心、积极地引导,而不是斥责、打骂,以免因为不好的处理方式,而造成对孩子日后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1、与家人达成共识,创建和谐、温馨家庭氛围。 有些父母知道孩子这一情况的原因,因此在处理方式上可能宽容、温柔些,但在其他家人看来,就可能觉得这样会不会太宠爱孩子,对孩子成长不利。因此,面对孩子敏感期时,全家人要统一认知,学习和了解孩子的这一阶段,理解孩子,共同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宝宝积极、正面情绪。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目前大家对早教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早期教育以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家长们要注意了!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育儿经验: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怎么办

在幼儿园,小朋友们难免因为抢玩具或争游乐设施闹矛盾而大打出手,出现抓伤、咬伤的情况。以下是我为您整理育儿经验: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怎么办,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受了欺负后,是该教育孩子以暴制暴还是教会孩子躲避容忍,家长常常无法抉择,这些方式似乎都有弊端:一味强调忍让,会让孩子滋生怯懦的心理,遇事会一直退让,无法养成坚强的性格;如果让孩子“打回去”,会滋生孩子暴力的性格倾向。

当孩子告诉你他被欺负 当孩子告诉你他被人欺负时,家长的理智做法: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回应与安抚,比如拥抱他或拍拍他的肩膀,让孩子得以安慰。向孩子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尽可能详细的了解事情的经过。客观公正地帮助孩子分析,在这件事上,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如果有必要,可以向老师或打人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和孩子商量解决受了欺负后的处理方式。教育孩子如何避免再次遇到受欺负的情况。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当有其他小朋友欺负孩子时,应该让孩子积极反抗,避免受到伤害。

孩子勇敢且严肃的告诉欺负他的人“请不要碰我”。大声地说“不许你打我”。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的重要部位,当别人打宝宝或抓他时,用胳膊挡住或用手用力推开他。引导宝宝在不利环境中寻求帮助,打人事件发生后及时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 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有些家长一见孩子受欺负,就第一时间“教育”对方,结果造成孩子不会自己处理问题。

受欺负一事发生后,问问孩子想怎么解决。如果孩子不会自己解决,家长或老师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当孩子自己解决纠纷后,家长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 教孩子学会宽容虽然孩子受了欺负,但家长也不要轻易告诉孩子“打回去”,应该让孩子懂得宽容。

会孩子学会谦让,遇事懂得与人商量。告诉孩子打人是错误的行为,如果你打回去,也是错误的做法。鼓励孩子正视困难,学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宝宝与打人的孩子沟通,让他明白打人是错误的。让孩子宽容面对打人的孩子,并继续与他做朋友。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欺负时源于内心的不自信,结果一味退让激发了对方继续欺负他的想法,所以家长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知道很多事情自己是可以做到的。让孩子扮演英雄的角色,让他相信自己就是强大的。 不应该做的事 当得知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家长难免心疼,但处理的时候应该讲求正当理性的方法,不要采取一些错误的方式。

当孩子告诉你他被欺负时,家长不要置之不理。不要向孩子强化他被欺负的事,家长的干涉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者而产生自卑感。别让孩子觉得打人才是强者的行为,以免他模仿别人打人。不要把埋怨都倾泻在打人的孩子身上。

最近更新

育儿百科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