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百科知识库 > > 育儿百科 > 孩子缺钙怎么补?

孩子缺钙怎么补?

来源:https://www.azjg.com 时间:2024-05-2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孩子缺钙怎么补?

宝宝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钙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除了长牙、长骨骼以外,对全身生理功能的平衡都有重要作用。宝宝需要的钙相对地比成人要多,缺钙是我国儿童营养中长期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给宝宝补充钙主要是通过食物,选择含钙多的食物来喂养宝宝是科学育儿的重要内容。 对食物中钙的要求是钙含量高、溶解性好,只有能溶于水的钙才能被胃肠道吸收。几乎所有食物中都含有钙,但钙含量相差很大。含钙量高、吸收性也好的食物首推乳类,如牛乳每100mL含120mg钙,每天能吃250mL牛乳就能获得300mg钙,相当于婴儿每日需要量的一半,吸收率也很高;其次是蛋类、尤其是蛋黄中钙含量高,其他像大豆类制品、硬果类食物(如花生仁、核桃仁),海产品如虾皮、虾米、海带、紫菜,带刺骨制成的鱼松、肉松,蔬菜中的金针菜、萝卜、香菇、木耳等钙含量都比较高。动物骨骼如猪骨、鸡骨等钙含量很高,但难溶解于水,所以民间通常用骨头汤来喂婴儿,其实这样做并得不到多少钙质,除非在熬骨头汤时适量加些醋,可使骨头中的钙有少量溶解到骨头汤里,才有些补钙的作用。一般的粮食如米、面、玉米中钙含量都较少,有些食物如植物性食物、谷类食物中含有过多的植酸和草酸,会使食物中的钙发生沉淀而减少钙的吸收,例如菠菜中草酸过高,把菠菜煮豆腐,反而使豆腐中的钙不能吸收。由此看来,按我国的饮食习惯以米面、肉类、蔬菜为主要食品的地区,缺钙将是一个主要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改变饮食习惯,较大幅度地增加乳类、豆类的摄入,才能使食物中的钙量满足身体的需要。对宝宝来说,应该每天补充牛奶与鸡蛋,使宝宝既获得了较多的优质蛋白,同时钙摄入也能基本得到满足。

二、孩子在几岁就定身高?

自出生至成年,身高生长速度不是匀速的,出生至2岁时一般身高会长28cm,其中在4个月以前、5~12月、1~2岁这3个年龄段各完成1/3。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超过遗传因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匀速长高5~7cm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 换言之,一个身高170cm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岁长成的。这种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生长能力的情况是因内分泌的复杂调控所致。3岁前如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疾病或药物等,那么,对身高的损害将是永久的。 人们几乎把矮小和生长激素不足等同起来,正如一度把厌食和缺锌划等号一样,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一半以上是3岁以内直接和间接因素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损害。 营养不良,大多数并非营养来源匮乏,更多的是营养供给方式不合理。例如以“精品”喂养,认为吃肉难消化而取其“精华”,用肉汤、肉汁代之。又有人认为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是以肉类、蛋、乳等食为主(总量并不多),而谷类及蔬菜吃得很少。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食物摄入并不少,但因受到一些间接因素影响,使营养吸收和利用不充分。其中常见原因为不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菌使感染性疾病受控制的同时,也干扰了人体新陈代谢而间接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伤风咳嗽是小儿的常见病,有些家长常希望用贵药以求病快愈。事实上药效与价值并不完全平衡。 任何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所致的生长迟缓,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是增多的,因此纠正不合理的喂养习惯和避免间接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对幼年期生长至关重要,并非用“增高药”能纠正。 请勿因为你的无知,在孩子3岁前把身高“丢失”。既然失者难以复得,预防就至关重要。 第一,科学育儿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惟一途径。 第二,要定期去儿童保健门诊作体格生长评估,4个月内可以每2个月1次,6个月至1岁内每3个月1次,1~3岁每半年1次。 保存好孩子生长的档案,及时发现生长的异常以获及时纠正。对较明显的持续的生长迟缓应到儿科内分泌专科检查。了解更多专业育儿资讯,请点击潮州亲子网 www.bb0768.com

三、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是一种调适幼儿情绪的好方法,如打球、扔沙包、玩水、玩沙、唱歌、跳舞等,这些运动同样会使幼儿表达或发泄情绪。另外,还可以专门开辟“发泄角”,在其放置拳击手套、软沙袋等材料,幼儿可以在这个活动区内得到情绪上的宣泄和满足。

3、提供充足的材料与空间,避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幼儿园里由于人多空间狭窄,人与人之间过于拥挤时极易暴发摩擦、争吵与攻击性行为等。因此,幼教工作者在布置环境、投放材料和组织活动时,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材料、玩具和图书等。如在活动中可采取分组进行大的形式,避免幼儿等待的时间过长,在提供材料时,尽量保证幼儿人手一样。这样一来,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就会减少了。

4、让幼儿学会分享和懂得谦让

在幼儿园里,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于独占争抢玩具、图书、椅子而引发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布置、主题活动、一日生活渗透分享和谦让教育,例如,让幼儿带糖果、蛋糕来幼儿园过生日,体验分享后的快乐,通过故事《谁撕的书》、《小羊过桥》,懂得同伴之间不谦让所造成的后果,班上买了新玩具让幼儿讨论在人多玩具少的情况下,如何才能都玩到新玩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学会等待、分享和谦让。

5、培养被攻击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于经常被攻击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告诉他(她),哭、告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想办法去阻止别人的攻击,教师并有意识地教给被攻击者自我防御的能力。当别人看着你,想打你时,你可以大胆提醒他不许打人,或直接把他(她)的手推开。如果是冷不防受攻击时,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甚至可以适度的反击,这样,既可以引导幼儿自我保护,也让攻击者受点挫折,同时,攻击者的行为受到同伴抵制,教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被攻击者通过反击,成功地阻止了别人的进攻,但再有人侵犯他时,他就不会再退缩了。

6、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避免无谓等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避免无谓的等待环节和时间,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如果等待的时间过长,幼儿就会无所事事,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教育者在组织活动时要做到:一日活动动静交替、室内室外交替、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结合,尽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幼儿有事可做,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了。

7、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针对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家长转变教养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亲子观、成材观,并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园地、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使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提高教养水平,因人而异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总之,作为幼教工作者,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遵循其发展规律,多看幼儿的优点,以正面教育为主。并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这样,就能使攻击性较强的幼儿也能转变为积极向上的好幼儿。

最近更新

育儿百科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