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百科知识库 > > 育儿百科 > 为什么现在父母教育孩子都会慎用惩罚

为什么现在父母教育孩子都会慎用惩罚

来源:https://www.azjg.com 时间:2024-06-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为什么现在父母教育孩子都会慎用惩罚

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箱)提供了奖励、惩罚、漠视等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育方法。其中,在理论上,惩罚对不良行为具有消退作用,但儿童毕竟是人,不是斯金纳箱中的小白鼠,父母也很难保证每次惩罚的合理,合情,适度,准确。惩罚在实际操作中,也具有很多的副作用:

1、惩罚只能对行为起到暂时的抑制作用,不能根本解决不良行为问题。

2、惩罚只能让孩子知道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却未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是消极制止,没有积极辅导。

3、惩罚会引起孩子的挫折感,甚至产生敌意,导致孩子逆反,固定了自己的不良行为,结果适得其反。

4、惩罚时,有些父母经常情绪不良、声色俱厉,甚至进行体罚,对孩子身心产生侵犯,向孩子提供了模仿侵犯、攻击行为的榜样和机会。

5、过多的惩罚会让孩子形成较低的自我评价,导致不自信,不自爱。

叫鱼与学习(学习王站)觉得父母慎用惩罚是对的。

二、急求一些关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小测验和实验分析,谢谢

斯金纳用实验法发展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最经典的实验是他设计一个操作箱,里面放进去一只老鼠。当老鼠无意间乱串按压里面的装置杠杆时,就会在箱内出现一颗食丸。老鼠再次无意按压杠杆,相连接的杠杆就会再次放出一粒食丸。反复多次,老鼠逐渐习得了按压杠杆有食物的条件反射。当老鼠饿了就会按压杠杆。但是如果在几次按压杠杆后没有食物对老鼠进行强化,这种建立起的反应连接会强化消退。在这个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中,是根据老鼠自己的操作,有外在食物的阳性强化,逐渐建立反射。另外还有利用阳性惩罚建立反射的实验。例如当小鼠按压杠杆后伴随电刺激,使小鼠感到疼痛,几次后小鼠就习得了不去按压杠杆的条件反射。这种反射相比上一种要更长久,消退也更慢一些。总体上是根据刺激(阳性强化物或阳性惩罚)使个体通过自己的操作行为建立反射联接的原理。

三、斯金纳正面激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斯金纳的实验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强化动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在实验箱内放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老鼠,老鼠在臬内乱窜时,偶尔按压了一下能掀起食物的横杆获得了食物,强化几次之后,条件作用就迅速形成了。踩杆反应是对环境的“操作”,因此称其为“操作条件反射”。

2. 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区别

斯金纳认为,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反应-刺激过程,而后者则是一个刺激-反应过程。

3、 对个体行为的解释

斯金纳在人的被试中开展实验研究证明,人的反应可以用言语声音或手势来代替具体的强化物。同时,在实际治疗中,只要治疗者对期望的某种行为予以奖励,这种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只要治疗者对期望的某种行为予以奖励,这种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反之就会消退。若施以惩罚,则会加快消退的速度。

4、斯金纳的行为模式

斯金纳将人视为学习行为模式的个体,并且能将各种行为模式加以归类,并重复运用。他认为,一个行为的发生,若伴随着充分的制约,个体会有特定的行为反应。而这些特定的行为会随着时间及充分的制约而一再重复。行为主义重点在于行为科学与生物之间的相关性。

5、社会环境的控制

斯金纳深信,人是在适者生存的进化中所形成的群体之一。这个进化过程显示了个体在生活环境控制下的行为过程,这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的控制,而这种社会环境是经过文化演变建立和延续下来的。

最近更新

育儿百科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