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百科知识库 > > 育儿百科 > 孩子教育要快乐教育吗

孩子教育要快乐教育吗

来源:https://www.azjg.com 时间:2024-06-0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孩子教育要快乐教育吗

快乐教育是由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姣赫伯特·斯宾塞提出的,他认为最有价值的课堂英国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让人们获得生活必须的知识,二是发展自己的智力。他主张将教育与快乐相结合,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符合儿童的发展兴趣,一切教育行为都应该有乐趣。

快乐教育包含三大要素:快乐的教、快乐的学、快乐的互动。

快乐的教是从教师的行为出发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指导和教学活动。而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具有很大的传染性的,教师的快乐情绪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的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快乐的学是针对学生这个主体而言的,快乐的学就是在学习中有目的的使学习快乐的发生。人需要快乐,我们在学习任何事物时,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学习内容。

快乐的互动则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但我们不能把这种互动简单的理解为讨论的过程,快乐的互动是多维度、多层面的,比如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是否能让学生快乐?教师的行为是否能让学生快乐。

快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

1.   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孩子快乐的学习

2.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其自愿学习

3.   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使其积极面对人生

4.   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禁止体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

5.   父母要参与孩子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鼓励孩子、了解孩子,并且做到以身作则。

6.   与孩子做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

7.   挖掘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其实快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在教育中感到快乐,还需要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约束,从而真正的实现快乐教育。

另外不仅要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识字类游戏,讲故事,这里我推荐【猫,小,帅识汉字】上面比较全面,经常陪伴着孩子一起学习,人们对于画面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进行练习,图片记忆法就让孩子感兴趣很多。

这里只是一种方法,还有许多能和孩子沟通教育的方法,这几点如果能做到,那离孩子的成功还会远吗

二、儿童节适合亲子活动的游戏有哪些

1、剪纸

给宝宝准备一些纸和一把安全剪子,让他随意地剪。开始时,你要先教宝宝拿剪子的正确方法。当宝宝剪出不同形状的时候,可以让他说一说,剪的像什么。

效果:剪纸不仅可以增强宝宝手部的力量,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而且,宝宝可以随着纸的形状的不断改变,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所以对想象的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看画册

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画册,家长和宝宝一起看。在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或者讲那些能够联想到的事情。比如,看到画册中的老虎,可以让宝宝说一说,老虎怎么叫,那天去动物园,宝宝看到老虎了吗……

效果:爸爸妈妈经常和宝宝一起看画册,不仅可以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词汇量;而且可以很好地促进亲子感情。

3、认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宝宝建立日期和时间的概念。比如,和宝宝说:“今天是6月1日,儿童节,是宝宝的节日。昨天,妈妈带宝宝去动物园了;明天,咱们还要去看爷爷、奶奶……”

效果:在掌握抽象的日期和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宝宝需要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可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发展想象力。

4、敲水杯

准备几个玻璃水杯,往杯子里添加不同量的水。然后,让宝宝拿筷子去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扩展资料:

亲子活动的特点:

1.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这就要求游戏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做亲子游戏不是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游戏的形式应该注重相互配合,家长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智能的发展。设计的游戏应让宝宝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这样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宝宝一些知识和技巧。

4.游戏的整个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

只有特定的亲子游戏才适合于进行比赛,家长应学会更多的游戏,并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亲子游戏同日常的育儿生活相互交融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丰富而快乐的育儿生活中,使宝宝的潜能不断地开发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亲子游戏

三、如何快乐陪伴孩子成长

如何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除了在幼儿园听老师讲故事之外,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每晚入睡前,也会给孩子来一堂“睡前故事”。然而,给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讲睡前故事看似简单,其实之中也有不少学问。家长们该怎样选择睡前讲故事的内容?用怎样的方法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听不懂时该怎么办……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信息量不要太大

不少年轻的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都会拿起一本故事书,跟宝贝并肩倚在床头,一边给孩子讲故事,一边指点文字和图画,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认字。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否科学呢?

西安市未央区北辰幼儿园园长颜俊蓉认为,这样的做法看似一举多得,但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注意力经常无法集中,有的时候会把书抢过去乱翻;孩子越听故事越兴奋,听完后孩子反而不容易入睡。家长们想让孩子既记住故事,又记住文字,并能通过画面加强记忆,但对即将入睡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量太大了。

听故事时,孩子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如果妈妈在温暖宽松的环境中讲故事,孩子会根据妈妈说的每一句话,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脑海中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画面,这其实比识字或一幅别人创作的图画束缚更重要、更有实际的意义。

情节别太复杂

对此,颜俊蓉表示,有些家长会选取一些知识性强的书籍,希望以此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启智的目的。家长在讲或读的过程中可能会侧重字词与知识的灌输,这样的睡前故事很难让孩子放松地享受睡前的美好时光,反而会感到很有压力。

其实,学龄前孩子的睡前故事情节简单,甚至没有情节,只是动作和语言的不断重复,又或是现在非常风靡的绘本故事书,这种故事书一般没有太多的文字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文字,这种故事书图画温馨、并且手绘较多,图画里隐藏的内容和知识很多,很适合学龄前儿童,通过孩子对图画每次的观察就能获得不同的信息、在这样的重复中,孩子的呼吸和心跳会舒缓下来,也更容易入睡。

每晚就讲一个故事

西安市未央区百巧幼儿园园长刘慧表示,家长们可能会有体会,本来计划讲一两个故事,没想到孩子越听越兴奋,没完没了地要求“再讲一个!”大人讲得口干舌燥,孩子却毫无睡意,妈妈不禁有些烦躁。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不断地想听新故事,寻求新鲜的刺激,恰恰说明妈妈讲的故事没有进入孩子的心灵,过多的新故事的刺激对于孩子来说,是嘈杂的、不被利用的。

事实上,给孩子讲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而且要多重复。一个故事起码要重复5遍~6遍,甚至可以一周都讲一个故事。重复的频率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做出相应调整,越小的孩子重复率应该越高。

好故事是心与心的交流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呀”、“这样做对不对呀?”这是很多父母讲完故事经常要问孩子的话。对此,西安市未央区北辰幼儿园教师魏婷认为,睡前故事应该做的,只是将故事讲给孩子听,不需要告诉他们故事在讲什么道理。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透明的,他们会本能地从故事里汲取养分,并以自己的理解体会其中深意,这些经过他们头脑领悟的道理会深深地植入心灵,并在一生当中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领。

其实真正好的睡前故事,不在于能让孩子增加多少知识,也不只是要让孩子复述出某个情节,而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灵魂与灵魂之间爱的交流:故事从妈妈或爸爸的内心流淌出来,像温暖甜蜜的温泉一样,流入孩子的内心,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提供丰富的滋养。

最近更新

育儿百科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