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百科知识库 > > 综合百科 > 农业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https://www.azjg.com 时间:2024-05-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农业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先后出台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的总体规划,还有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年,农业部提出并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经过努力,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下一步,农业部将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废弃物的治理,要努力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把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具体来说,要推动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第一个行动是畜禽粪污治理行动。怎么改善人们民居环境?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开始,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就是说,要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国的规模养殖场粪污都能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今年农业部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首先在100个畜牧养殖大县开展试点;二是出台制度性措施;三是在财政上采取先建后补,支持第三方治理等措施,进行粪污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包括怎么样把它能够施用到农田里去的一些措施。

第二个行动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我们化肥用得多,主要是园艺作物用得多,水果、蔬菜、茶叶这些园艺作物化肥用量占比达到了总用量的40%,就是大概40%用于园艺作物,40%不到用于粮食和大田作物,还有接近20%用在绿化、工业方面。所以,推进这些方面的化肥减量是一个重点。今年,首先在果菜茶的核心产区,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来推广,力争到2020年使果菜茶的化肥施用量比目前减少50%以上。

第三个行动是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东北是玉米主产区,东北人讲,苞米秆子漫山遍野,怎么处理?农业部进行专项研究,通过机械化还田,支持开展饲料化、基料化,比如搞食用菌,还有能源化,比如支持秸秆发电,支持企业探索产业化的利用机制。

第四个行动是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新的发展大战略。这些年来,长江的水源生态、鱼类生态还存在很多问题,渔业的过度捕捞、运输方面的采矿、工业污染等都对水生生物有影响。从农业方面来说,要完善休渔禁渔制度,推进渔民转产转业。从今年开始,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然后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进行全面禁捕;在通江湖泊和其他重要水域实行限额捕捞制度。

第五个行动是农膜回收行动。在一些地区减少地膜使用,推广使用适当加厚、便于机械化回收的地膜,同时采取以旧换新的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农民回收地膜。总之,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关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会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效、可操作的措施,来努力加以解决。

二、如何加强对农业环境污染的控制

首先,推广科学施肥。施用化肥并非施得愈多愈好,农田投入养分过大,盈余部分并未起作用,而最终是进入土壤和水环境,造成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从技术上指导农民,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减少流失量。

其次,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利用耕作、栽培、育种等农事措施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应用光、电、微波、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措施来控制病虫害。

再次,实现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最大限度地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并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粪便的多样化综合利用。另外,对规模化养殖业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倡清污分流,粪尿分离的处理方法。在粪便利用和污染治理以前,采取各种措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最后,制定法规,加大宣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农药、化肥中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的排放。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对面源污染的认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喷洒农药等,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的不科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建立健全面源污染的检测、研究机制,为更有效地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如何加强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新老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适应建设新农村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目前农村工业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农村工业企业污染减排监管,严格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污染集中治理,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农村工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适当集中,对污染实行集中控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

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27亿吨,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6900多万吨,已经成为农村首要污染源。特别是80%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污染治理设施,大量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我们要在继续推进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发展,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加强源头控制,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环保审批。对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密度过大的水产养殖,严格控制水库、湖泊、河流网箱养殖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而利用率仅为30%-35%,流失的化肥、农药造成了水体和土壤污染。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面源污染控制,积极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严格控制粮食主产区和蔬菜生产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

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70%左右没经过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绝大多数是随意排放,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要努力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作。对农业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示范,逐步推广。支持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逐步推广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监察体系。

最近更新

综合百科排行榜精选